首页 > 考生写作 > 读后感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

时间:2023-12-09 19:22:19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1

作家木心说:人生,我家破人亡,断子绝孙;爱情上,柳暗花明,却无一村;说来说去,全靠艺术活下来。小说具有交响乐一般的宏伟气魄,音乐不仅渗透到人物性格和情节之中,还影响了作品的结构和性格描写方式。独立自由的音乐精神贯穿始终,成为小说的精神主线。

约翰·克利斯朵夫作为一名音乐家,其音乐人生就成为小说描写的主要内容,而他对音乐精神的理解与不懈追求,对现实生活平庸和势力习气的反抗,就成为小说刻画其坚强意志和反抗精神的重要线索,所以自由不羁的音乐精神成了克利斯朵夫高尚灵魂的体现,也构成了小说内在的精神主线。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个为追求真诚的艺术和健全的文明而顽强奋斗的平民艺术家的形象,更主要的是,作者用他对音乐精神的深刻理解,描述了病态堕落的艺术与健康奋进的音乐之间的斗争,歌颂了一种充满生命力的音乐理念。同时又通过音乐折射了不同民族精神的融和与冲击,把二十世纪初叶那一代人的奋斗与激情,用宏大优美的艺术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个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音乐中的交响曲一般分四个乐章·《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著作,分成四册书,从结构上看正象交响乐那样,分成序曲、发展、高潮和结尾这四个乐章,气势浩荡,浑然一体,鸣响着时代的强音。

第一乐章(黎明、清晨、少年)描写了克利斯朵夫少年时代的生活,描写他的感宫与感情的觉醒;第二乐章(反抗、节场)写克利斯朵夫像年轻的西格弗里德一样,天真、过激、横冲直撞地征讨当时社会的艺术谎言,攻击德法两国的节场。第三乐章(安多纳德、户内、女朋友们)和上一乐章的热情、僧恨成为对比,弥漫一片温和恬静的气执,是咏叹友谊与爱情的悲歌。第四乐章(燃烧的荆棘、复旦)写的是生命中途的大难关,是“怀疑”与破坏性极强的“情欲”的狂飘,是内心的疾风暴雨,差不多一切都要被摧毁了,但是结果仍趋于清明高远的境界,透出另一世界的黎明的曙光。音乐描绘了一幅大自然绚丽的画面:在广阔的田野上,大地和小鸟快乐地合唱;主人公克利斯朵夫像一株小草,沐浴在阳光和雨露下成长。其中序曲表现了“黎明”、“清晨”的场景,衬托出主人公感官与感情的逐渐觉醒,揭开了“生命赞歌”的序幕。接着一股强烈的音流从远到近,以弱到强向我们流来,逐渐展示成一位倔强、反抗的少年形象,他正是成长起来的主人公克利斯朵夫。接着主部和副部跳动的节奏音型不断地交换力度,由渐弱、弱到最弱,由渐强到强。它们像太阳在冲破乌云,闪烁出灿烂的光辉,象征着主人公在少年时期同黑暗势力英勇博斗。

其中有生活在阶级界限森严的环境里的克利斯朵夫,他看不惯母亲低声下气地接受主人家的恩赐;对父亲把他训练成一头玩把戏的动物而非常愤慨;特别是他和贵族小姐弥娜恋爱的悲剧,使他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进一步孕育了他反抗的情绪,这种斗争有时失败,有时胜利,变幻无常,乐曲的变化,正是反映了主人公思想感情的变化。这时节奏的发展与声音的渐强相结合,造成在力度上的巨大高潮。当密集的音群达到顶点的时候,便开始逐渐分化成辉煌的颤音,起初是在高音,以后逐渐下降,最后回到最初跳动的音调,于是完成了克利斯朵夫生命的少年阶段。

如果我不接触《约翰·克里斯多夫》,我有一些体验,内心隐秘的东西,还有深埋心底的某些情愫,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被激发出来。可是读书的过程,作家用娴熟的技巧,深入人心的细致入微的笔法,竟一点点把你那些精神上的内核级别的东西都激活了。它使你意识到生命在苏醒的感觉。你开始真正称得上审视你的内心。因为克里斯多夫奋斗的一生所遇到的艰难险阻你也会遇到或者正在经历抑或早已伤痕累累,罗曼罗兰借克里斯多夫的所思所想,恰恰和你某一些想法不谋而合。一旦你开始产生共鸣,你便接着开始接纳那种思想。于是凡不够作者崇尚的标准的,在作者价值观中,不符合对应年龄应该有的情感以及理智的力量,统统被你拿来与自身做对比,然后在这个过程之中修正自己的很多不好的看法。作品中的田园风光的描写,正像一部“田园交响诗”。它那浓郁的,具有乡土气息的音乐旋律,呈现给读者的是大自然和农村生活的图景:这里有美妙的溪畔景色;也有村民们愉快的聚会。这些画面反映了人的崇高和生活的欢乐。这旋律清新、明快,给人一种艺术享受。这种优美、动人富于幻想的“田园交响诗”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的精神世界,表现了其对幸福、欢乐生活的向往。

作品描写了克利斯朵夫一生的奋斗历程,实现“欢乐”生活的心愿,对他来说,是一种精神安慰,虽然这种欢乐生活对他是虚幻的,这种安慰也是画饼充饥。但是“欢乐”也可以看作是作者留给世人的精神遗嘱。什么是“欢乐”?“欢乐”就是斗争,人们必须在斗争中求得欢乐。贝多芬的一句名言,“通过痛苦,得到欢乐。”罗曼·罗兰很喜欢这句话,把它作为人生的格言,并引用在《约翰·克利斯朵夫》序言里,这句话也成了克利斯朵夫的座右铭。

版权作品,未经《星火作文》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2

她在四五岁的时候,字还写得歪歪扭扭,比楔形文字还要粗细不均——虽然现在也并没有多大本质上的改良——就开始在小本子(与其说是本子,不如说是用订书器固定起来的一叠纸)上写小说了。写一些其他星球上的故事。她不说那是火星还是月球之类,因为知道上面确是没有人的,她只说是什么别的星球。

“你还是把字练好看些罢。”成年人们看了多是这样的回应她。她很疑惑为什么[不看内容]简直成了一种可原谅的普遍性行为。

她的外祖母是一名虔诚的佛教信徒。外祖母读她的小说是很认真的,还常常拿了厚厚的垫子和她坐在吱嘎作响的地板上,一谈就是几个小时。

“那是一个这样的地方……”

“啊,那你写的,不是和西方极乐世界有一点相似吗?”老人总是用她的理解,来解读她的内容,她本意虽然不是这样,但看到有人认真和她谈话却也高兴极了,于是愈发认真地重新解释起来。祖孙两个人这样的聊天往往彼此都极认真、极虔诚的。

与克里斯朵夫相反地,小时候的她是一个安静而且几近于软弱的人,比她年幼而且个子矮小的孩子全都敢于而且乐于欺负她。有一次她心爱的玩具被摔在地上,有一次她自己也被推到地上。而她甚至连站起来谴责他们都是不愿意的。

“喂,你们不能这样做!“一个娇小的身影挡在满身尘土的她面前,一手叉腰,一手指着他们的鼻子大声说……后来她觉得,这个女孩子简直是她人生中的一道光。

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罢,把[保护别人]当成了奇奇怪怪的人生目标之一。但那个挡在她面前的娇小的女孩子早就搬家了,两个人再没见过,说不定早就忘了。

没关系……这种事,我不忘记不就好了嘛。她是这么想的。

她在看到操场上被踏死的蝴蝶的时候并不会觉得恶心或者可怕,而是会用树叶小心翼翼地把它盛装起来,挖一个小土坑把它埋起来。也曾经尝试过自己谱曲结果因为不好好学习乐理而非常失败,以后再也没有尝试过。所以在读到书中描写的自然之音乐美的时候,她丝毫不觉得夸张了,反而相对真实些。一个人在经历了一些难以立即恢复的挫伤的时候,往往可以在常规的事物中有更深刻、更夸张的体验。克里斯朵夫所做的,并不是绝对的顽强,而是[增强了感知的能力]从而借此来平衡生活上的磨难。虽然这相对地为他融入社会带来了困难,并造成了精神上的混乱和负担,但确实使他更加愉快了。事实上很多的文人、艺术家都会[不自主]地选择这样做,这不是一种逃避,这也是一种面对苦难的方式。与其一成不变地被痛苦的洪流淹没,做出牺牲与改变是积极的选择,至少是抗争过了的,是一种[可能性的拓展]。写入文学作品中之后,这种选择会让许多读者体会到[悲剧美学]所能带来的感受,但我们仅仅看到主体斗争的.一面、勇敢的一面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也应该体会他们妥协的一面、软弱的一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构成一个[人]完整的人性。一个人经受多大的痛苦,并不是由痛苦直接决定的,而是由痛苦作用于这个人对其产生的影响决定的。从这一角度来看,克里斯朵夫确实是一位精神上的强者了,他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并且应当批判地吸收他的精神——因为并不是对每个人、每个时代一样适用的(指契合度)。

在回家的火车上,她一口气读完了三百页《约翰·克里斯朵夫》,毫不夸张地说,简直是又哭又笑地看完的。后面的就读得慢了,因为没有前面的有意思,准确地说,从少年时代的克里斯朵夫身上,她可以较为客观地看到自己(事实上,很多评论都认为这部书让人认识到人在精神上的共通之处),后期的克里斯朵夫则是越来越复杂的人格叠加,经历的事情总是不断地相似重复,但他的反应又显然不同,她因为还没有经历过,从他的身上就不能明显地看到自己了,只肤浅地觉得格外无聊——只能从文学角度欣赏作品在她仿佛是很没意思的。总是从名著的男主角身上看到自己,这是不是过于自恋了?(她这样责问自己)《红与黑》的于连也是……难道说是因为这种[普遍性],名著才被叫做名著的吗?(她这样为自己辩白)

克里斯朵夫的普遍性与独特性,对于这部作品的成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缺一不可。她今天读这部作品,首先不是带着同情的态度去读的,其次不是带着崇拜的态度去读的。在了解一个人乃至于了解自己之前,很难做出正确的预判。那么,她大概是在[认识]克里斯朵夫这个[人]的过程中,发现了他生活中可借鉴的部分的罢,就像对她的每一个在她看来优秀无比的朋友一样。

说实话,书的封底的一句话她实在不太满意。大概是“知道受苦的不只你一人,就会感到宽慰”这样的意思。干嘛要拿别人的痛苦当作自己的宽慰呢?这不是太奇怪了吗?但是看了整本书,她似乎并没找到类似的内容,克里斯朵夫的整体情操也并不是这样的,她就放心了。

差点因为封底错过了一本这么好的书。她庆幸。差点就错过了,还好没有。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件值得羡慕的事情。生命本身是值得羡慕的事情。

书上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就死去了,或是活成他之前生活中的一个影子。

但是活着还是死去,从本质上来看——我认真的说——是完全由我们自己选择的。这篇读后感看上去比较混乱。这种奇怪的文体(没有文体)只是为了尽最大可能把我读这本书时的感受还原出来。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