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生写作 > 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时间:2023-12-03 19:22:15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乌合之众》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乌合之众》读后感1

心理学定义中的群体,最显著的特征是个体的消失,群体中个体的思想何感情会全部朝着一个方面迈进,这使群体具有无人可挡的巨大力量。由于受到更为强大的无意识因素影响,群体存在几种基本特征:一是冲动、易变和急躁,原因在于群体中个体缺少了对刺激反应的加工能力,社会对个体的约束在群体的庇护下消失了;二是易受暗示和轻信,从这个角度看,历史也变得不可信了;三是感情的夸大和简单化;四是偏狭、装横和保守,自大但有渴望被奴役;五是群体的道德水平无论是低下还是高尚,都十分极端。此外,群体没有理性的推理能力,只是把表面上相似的事物搅在一起,但有丰富的想象力,容易受到暗示的影响。

群体的基本特征让他们的一切信念都具有宗教形式,被某个群体拥戴的领袖,在这个群体看来就是真正的神。因此,成为群体的领袖,首先要通过个人魅力或者社会地位、财富获取声望,用坚信的意志不断成功保住声望,再通过断言、重复、传染三类手段驱动群体。但这种驱动往往不会长久,因为群体观念虽然呈现了表面的多变性,但内核顽固,产生漫长,改变困难,领袖一旦与群体的普遍信念和情感背道而驰,便不会持久。

群体观念主要受到积蓄因素和即时因素的决定,前者是深层次因素。积蓄因素有种族、传统、时间、政治和社会制度、制度和教育,其中种族是最强大的因素;即时因素包括形象、词语和套话,幻觉,经验的无用和理性的缺位。

全书最后对犯罪群体、陪审团群体、选民群体、议会群体四个涵盖来自各种特点、职业、智力水平的个体的异质性群体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就文明进化的共同阶段进行了总结:文明诞生之初,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个体聚集在一起,自然形成的法律结成整体的唯一纽带,漫长的时间和一致的环境造就了一个种族,种族获得某种理想般的基本观念,一种包含制度、信念和艺术的文明围绕这个理想开始诞生,但当文明达到一定程度后就是不可避免的破坏,作为民族支持的理想开始衰弱,宗教、政治和社会结构开始动摇,人群最终变成了缺乏团结一致的个体,文明只徒有其表,国家开始发挥引人注目的影响,等到所有文明的积累消耗殆尽,乌合之众开始执行历史使命,革命开始,摧毁文明,终结信念。这是民族的生命循环过程,因此,书中说,没有传统,文明是不可能的,没有对传统的破坏,进步是不可能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以群体为支点,看社会和文明的历程,这无疑是一个有趣的角度,但书中的观点毫无疑问和社会主义是不一致的。全书总结下来,虽然也承认群体或群众是历史的推动者,但一个是毁灭一个是创造。这点值得商榷。另外,书中流露出的对女性心理和智力的歧视,让人无法苟同。

《乌合之众》读后感2

翻看《乌合之众》那几个小时里,内心不经感慨到群体的可敬可畏。或许受时代的限制,书中的一些观点不敢苟同,但仅从群体心理和行为的角度而言,《乌合之众》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无论时间久远,群体心理和行为异常契合的现象,或许是来自人类本身的某个基因。

现代信息社会中,我们也宛如“乌合之众”,也会盲从跟风。在全球信息化时代,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与全球化的信息爆炸,使我们愈发依赖信息共享,并追求群体的认同感和权威的支持,往往忘记独立思考。

集体无意识,这是勒庞著述的一个基本理论前提,他揭示的是人一旦到了群体之中,或者说群体属性的人智力逐渐为零!这是全书的中心论点。勒庞说“一个群体中的个人,也不过就是沙漠中的一粒细沙,可以被风吹到任何地方。”这个比喻非常恰当,生动形象的体现了个人被群体化后的表现。这也是为何如今随波逐流现象愈发强烈的原因。社会中传销组织及网络暴力和网络假消息,体现的不仅仅是群体易冲动,易急躁、易变的特征,还有他们易受暗示、易轻信他人以及具有非常偏执的特征,而在网络上便会形成所谓的道德绑架。若单纯认定一种真理或缪误,就易被洗脑,而这么多脑子中只有一种思维,便是群体思维。

要想打动群体,不能靠抽象的逻辑讨论,而是要靠形象说明,在汹涌的想象波涛之下,群体看不见事实,只愿看念想,不在乎真相,只在乎表象。《乌合之众》因此提出,群众并不需要真理:“群众从来就没有渴望过真理,面对那些所谓的证据,他们会拂袖而去,假如谬论对他们有诱惑力,他们更愿意崇拜谬论。谁能向他们提供念想,也可以很轻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也就是说无明众生,众生没有真理真相,只有好恶。

在现代社会,人们非常渴望获得正确的信息,得到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万物,前提是学识和科学,才能辨证。

合上书之后,脑海里面浮现着路遥在《平凡的世界》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个人的命运。”在社会进步和个人进步层面上而言,对于个人,要做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很难,但是个人独立意识的保留就会显得非常重要了。不盲目轻信他人言论,不盲目选择被迫社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个人我们能做到的,用辩证的思维逻辑看待事情及个人追求,正所谓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乌合之众》读后感3

“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各种古往今来的词句对“群体”的态度无外乎赞颂,很少见到另类的声音,可是仔细想想,为什么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恣意妄为,一旦融入群体中反而觉得不自在的紧,是个人志趣的选择,还是一直被束之高阁的群体同样有其不合理之处呢?

对《乌合之众》早就有所耳闻,仅从其书名,便可以看出作者对于群体的态度。作为社会心理学领域影响力深远的著作,深入阅读后,便对作者关于群体一针见血的定义不禁赞叹。现实的描写,淋漓尽致的批判,结合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史实,更加论证了作者的观点,其对个人心理的描写,与个体由于群体的影响而产生的可怕的转变,令人感同身受的同时,也打破了长时间以来人们主动形成或是被灌输的固定观念。

没有任何人是单独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或者可以说,人无法脱离其他的事物而存在,每一个个体之间,彼此相互牵连,无外乎时间空间,贫穷富有,身份高低,每一个个体都是构成群体的一部分。或许这也是个体无法摆脱群体带来的消极影响的本质原因。

书中从群体的特征、观念等来说明人们由单独的个体成为群体的一员后是如何模糊了自我意识,丧失了主观思考、逻辑与判断能力,渐渐同化于群体智慧,进而做出无法想象、骇人听闻的举动。群体可以奋起推翻专制的统治阶级,呼唤自由与平等,却也同样可以汇集成乌合之众,失去自我,失去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进行屠杀与清洗。

现如今的社会新闻与主要的舆论阵地,评论下到处都充斥着网络暴力、键盘侠,无论是“围观者因一时新奇便怂恿轻生者跳楼身亡,直播间的 ……此处隐藏1967个字……东西,这或多或少的源于过去的阴影,包括童年时期的阴影和长大后的阴影。我一直以来都在寻找一个可以改变自己的办法,从接触心理学以来,我就一直希望自己有天可以变成我所希望的样子。我有太多不好的性格,导致我很自卑,很压抑。我越是自卑越是无法改变自己,反而变得越来越不自信。

直到我在知乎网上看到一些关于接纳自己问题回答,里面说到一个人只有接纳了自己才能改变自己。里面推荐了这边书《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作者是一个曾经吸毒、喝酒等有各种陋习的人,但是有一天她觉醒了,写下了这本书。里面提到一点让我顿时眼前一亮。每一个人都拥有所有人所能拥有的潜能。透过一个人的内心,你可以窥见全人类的思想和情感内涵。只要外部条件成熟,任何思想和情感都可能在任何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

本书中的不完美指的是我们内心中消极的一面—破坏人际关系、扼杀精神、阻挠我们实现梦想的那一面,也就是心理学家荣格所畏的“阴影”。那些尽管属于我们,但我们却极力掩饰、拼命否认、不愿承认的东西。

我们之所以要接纳和包容内心中的阴影,为的是找回完整的自我,结束生活中的痛苦,让自己不必再欺骗自己,也不必再欺骗整个世界。只有承认了某种特质的存在,我们才能接纳它,拥抱它。一切消极的特质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关键在于我们看待它的态度。只要我们能够放下心中的包袱,解除伪装,就可以在很短时间内体验到如释重负的感觉。

发掘出隐藏在阴影中的特质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接纳和包容这些特质。承认自己具有某些特质,并不代表你就一定要喜欢这些特质。对于任何一种特质,都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我过去是否曾经表现出这种特质?我现在是否正在表现出这种特质?在某些情境下,我是否有可能表现出这种特质?只要你对其中任何一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就需要对这种特质予以重视。

向自己投降。不要刻意压抑自己。不要抗拒内心的冲动。不要伪装。不要否认自己。不要欺骗自己。让原本禁锢你的牢笼变成你内心世界的一部分。不要在所有方面都追求完美,因为让我们把自己禁锢在牢笼里的,正是对完美的过度向往和追求。我们每个人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是光明和黑暗融合的产物。追求完整,追求光明和黑暗的调和,这才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乌合之众》读后感7

《乌合之众》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著作,对个人融入群体生活的事件做了深刻的剖析。毕业之后,走入职场,学习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融入。但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想要融入一个群体而保留自己特色,谈何容易?!

假期带娃,发现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圈子。不认识的孩子想要融入圈子一起玩,真的很困难。对于孩子来讲,需要勇气,需要帮助,需要自己走出去。

联想到我们自己,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大学,大学毕业,进入公司,呆得不满意,重新选择一家公司;这些都是我们重新融入群体的事件。

记得初入职场,进入一家知名快消品企业,怀揣梦想努力学习。但过于努力和勤奋让带教人忌惮,被部门的其他同事排挤。于是,开始放下自己的个性,跟随大家一起组局聚餐出游。对于工作开始盲目抱怨,从众让自己泯然众人矣。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们不是排挤我,而是排挤我努力的样子。

庞勒说“一个群体中的个人,也不过就是沙漠中的一粒细沙,可以被风吹到任何地方。”这个比喻生动形象的体现了个人被群体化后的表现。

群体的特征概括来说有一下几个方面:

1、组成群体的个人个性消失,感情和思想转向同一个方向;

2、环境的变化导致群体性格的变化;

3、群体中的个体互相传染并易受暗示;

4、群体往往冲动、易变、且急躁;

5、群体可以产生幻觉,因此他们的证词常常毫无价值;

6、群体想象力改变着传统书中记录的神话;

7、群体的情绪夸张且单纯,同时由于缺乏理性,因此群体具有偏执、专横和保守的思想,并具有双重的道德标准。

近年来,网络的盛行带来了网络暴力。四川德阳,因泳池冲突,儿科医生承受了网络暴力而自杀。重庆公交坠江,网络上一时将矛头指向红色轿车,真相大白后谴责的不仅仅是与司机吵架之人,还包括车上的所有乘客。这样的案件体现的不仅仅是群体易冲动,易急躁、易变的特征,还有的是他们易受暗示、易轻信他人以及具有非常偏执,且强烈的道德感的特征,在网络上便会形成所谓的道德绑架。

很喜欢《乌合之众》中的一句话:“看透盲从的多数人,成为领先的少数人。”读了这本书,结合生活和工作经历,我认为做事情不能头脑发热随大流。凡事冷静三分钟后,再仔细分析,谨慎处理。在集体生活中,更要坚持融入集体的同时,保持自己的思想与原则,讲融入,但不盲从。

《乌合之众》读后感8

为了每个星期的一篇小文章,我也真的是绞尽脑汁、橙汁、西瓜汁啦,美其名曰记录生活也要加油的去写。本周和大家分享一本书——《乌合之众》。

这本书有一个很奇怪的观点和大家正常思维的观点有点不同,本书认为,一群人的在一群的力量会相对于一个人削弱,一群人在一起智慧会下降,一群人在一群会更加容易传递负能量,并列举出了许多事实证据。让人看了,马上就觉得,好像是有些道理。现在的社会还是比较提倡人多力量大的观点的,而这本书也是从反面的角度去说明,大众的一个心理,打一个比方来说,三人成虎的成语大家都听说过,一个人说和你说,在大街上看到老虎,你是不相信的,当有第二个人和你说他在大街上看到老虎,你可能会有点迟疑,他怎么和别人说的一样,当第三个人说到大街上有老虎,你就真的在怀疑,大街上是否真的有老虎在,当有一堆人都在谈论这大街上的老虎,你也相信加入到里面了,这就是“群众效应”。而实际上大街上并没有老虎,只是大家凑在一块一群讨论,大家上就出现了一只老虎,相对于来说,群众给了他们自己相信的力量,让他们的智慧被阻挡,变得愚昧无知,实际上大街并没有老虎。这个例子说明,当群体在一块,相对于正能量,他们是更容易产生负能量了,所以本书戏称群众为乌合之众。哪怕是世界上卓越聪慧的人,也难逃“群众的魔爪”。

对比我们相信生活中一样,本来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思考能力、聪慧,但是当身边出现一些群体,不断在否定你认为的很多事情,不断的去批评许多东西,慢慢的你也会变的和群体一样,愚不可及。出淤泥而不染的个体其实还是比较难的,这是心理学上比较有趣的现象,大家都是群居动物,很容易就会在一起,也会很容易被影响。维持本心,确实艰难,连伟人们也很难走出这样的困境,更何况芸芸众生的普通人呢?

开个玩笑的总结,如果你想要别人认同你的理念或者其他东西,首先你可以找一些托,不断在别人面前说这些里面这些东西怎么怎么的好,自然而然,你就可以达到你的目的。这也是心理学上比较有兴趣的东西。

题外话,可能是自己太久没看书,所以其实这本书也不是很看得下,经常看了后面,忘记了前面,专注力不够,要加强阅读能力才行了。另外最近也不断在做一个梦,梦到自己正在逐渐丧失一些能力,梦里又描述不出来,不过也是,很多能力本来就是用进废退的,不用自己会生疏或者消失了,还是赶紧让自己跳出来这个舒适的圈子,多去为自己努力点。

《《乌合之众》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