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泉》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源泉》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源泉》读后感1
用了一星期,醒了就看,累了就睡,除过吃饭,我用我的方式向安.兰德致敬,向文中的英雄致敬。看完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想到了文中的洛克,想到了多米尼克,想到了吉丁,想到了吉丁的妈妈,想到了卡麦隆,想到了弗兰肯,还有华纳德。
文中以洛克放声大笑开头,又以只剩下了大洋和天空,还有洛克的身姿收尾。洛克:斯坦顿理工大学建筑系第三年,被开除。
个性叛逆、内敛、正直、善良、坚毅、坚定倔强的建筑设计师。建筑不是一门生意,也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为了一种证明地球存在的快乐而进行的一场圣战或献祭。
卡麦隆:著名建筑设计师,洛克的恩师,灵魂治愈者,为了坚持自己的主张以致关闭事务所,后有洛克坚持,为恩师奉上惊喜和安慰,他们才是一样的人。少数的完全实现人类的才能的人。
吉丁:斯坦顿理工大学建筑系毕业,个性温和,内心自私,多次求助洛克,并将洛克的设计据为己有,为自己赢得金钱荣誉地位,并想将洛克致于死地的人,但最终恍然大悟,明白了真正屹立在世的唯有自己的作品才能证实自己的真实存在,而其它名利,皆为浮云,而后捡起幼年的爱好,用绘画清洗内心,慰籍心灵。
吉立的母亲:一个兴灾乐祸的女人,吉利喜欢绘画,她却把他送上建筑师的路途,当洛克被学校开除后,她想看到他崩溃,垮掉的样子。
多米尼克:洛克的女人,情人,一个美丽,高贵,勇敢,叛逆的建筑评论家,父亲弗兰肯,纽约著名建筑设计事务所所创始人。多米尼克为了让吉立放洛克一条生路,拿了几件行李嫁给了吉立,她不让举办仪式,在家里客气如宾,为吉立接了重要的设计单,为接石脊工程,吉立最终将多米尼克做为交换,送于华纳德。一个为了金钱,连爱人都能交换的人,还能剩下什么。
华纳德:为了赢得多米尼克真心,答应了多米尼克提出的举办婚礼的要求,洛克为他们设计了属于多米尼克与华纳德的庄园。华纳德不允许她参与任何活动,不许参与《纽约旗帜报》,华纳德为洛克发文表明自己支持的立场时,受到了各大股东的全力威胁,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放弃,选择了他的《纽约旗帜报》,从他放弃的那一刻,多米尼克便不再属于他,她将记者叫来看她和洛克穿着睡衣,声称自己丢了戒指,让全力报道,将《纽约旗帜报》又推向正常轨道,华纳德还是原来的华纳德,他提出了离婚。问多米尼克:是以前还是后来,多米尼克回答说,在以前,婚姻后第一次。
最终,多米尼克属于洛克,属于这个她在采石场遇到的这个男人,落魄低谷中的洛克,却遇到了爱情。她中途离开,她用顺从的冷漠惩罚吉立,最终她选择为洛克,竭尽所有。
多米尼克的父亲弗兰肯说,孩子,这次你选对了。洛克在坚持自己创造的过程中,赢得了和他相同人的全力支持,他们通过他的建筑找到了他,他们是一支军队,而工地就是他们的战壕,是兄弟是战友。他们有一种感觉,他们并不是雇用这个人,而是向这个人的职业精神致敬,屈尊投降。
拖黑:一直在帮助吉立,他以为真正的建筑师是吉立,岂不知吉立一直依赖着洛克,还想把洛克干掉,拖黑一定意义上成了帮凶。他最终是向往权力,在华纳德为洛克据理力争时,他想着如何吞并《纽约旗帜报》
《源泉》读后感2
面对一桌盛宴,你才知道胃的容量能有多大,就像这本书,有点让人发怵的厚度在翻开第一页时就变得有限,甚至感到不足。看来,人恰当表现出来的贪婪也是一种赞扬认可的方式。
安·兰德把哲思用美而准确的语言,组成引人入胜的小说,传达给读者。这是一本对每个人和全人类的审判书,也是指出一条光明出路的书,问题是,我们听不听得到,又做不做得到?
看到序文,作者把她写书的态度和价值观说的很清楚,作者的定位和立意决定了作品的高度,只需看一眼作者的自序,像一见钟情一样,这本书我一定会很喜欢。
"有些作家并不是就他所在的那个时代而生活、思考和写作,我本人也在此列"
作者说了她的写作动机和目的:‘理想人物的形象化’。"致力于人类自尊的"升华"和他在尘世间幸福的"神圣";"对人类伟大所抱有的庄严豪迈的情怀;对生命之初的不放弃;"人类崇拜者,那些能够看出并努力实现人类最大潜能的人。" 着眼于"隶属于人类价值观的范畴"的"伦理学";着眼于"合乎理性的人生观的情感意义及其内涵的表达"…
她说"人为什么不能把世界让给他所鄙视的人"。
书中远不止谈论这些,人类崇拜者,而不是所有人的崇拜者。首先,你是个依赖他人寄生的二手货,还是独立的个人?书中抛出的问题和质问,沉甸的快要把天平压垮…
什么更善良——相信人类中最好的那部分并给他们压上他们不能忍受的崇高——或者就按他们原本的`样子去看待他们,并且接受它,因为他们感觉舒服?
安·兰德用整本书铺设了一张巨大的谜面,前面一个个人物只是为引出这个终极问题和答案而抛出的石头,在最后,在落幕前,通过英雄式的洛克的口中,一点一点揭示。必须亲自去读去看。
重新思考,那些我们长年接受习惯了的概念,词语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它们不存在褒贬,在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场景,同样的词所传达的性质也在正伪两极跃跳。像文中已经提到过的:同情、自由、牺牲、自我,利他等等,还可以有更多。
脱离情景和使用者的词不包含任何意义,脱离背后动机的行动也没有任何意义,这也是为何,黑白难分、真假莫辨,因为若想顺蔓摸瓜追本溯源,需向人心看去,可最难看到的是人心。
人必定是某些方面的自私同时也是某些方面的无私,人的存在就要求拿取些什么和给出些什么。自私的界定:一种是外在的,指追求物质、名望、他人认可;一种是内在的,指思想、自我,价值取向。何为自私 何为无私呢? 殊途同归,同途殊归。你是哪种自私还是哪种无私?
大爱,太喜欢这本书了,推荐给所有需要和想要思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