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在人间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天使在人间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天使在人间读后感1小时候,我经常听妈妈讲一些感人的故事。现在,我很少去听这些故事了。但是,当我去逛书店时,偶然发现了这本积攒着一些由著名作家写的感动故事书——《天使在人间》。
我回到家,把这本书放在书桌上后,我并没有立刻翻开书的第一个故事,而是翻开了书的目录。我数了一下,一共是14个故事。干完一系列的事情后,我开始读起这本书来。
在这14个故事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再见了,我的星星》。这个故事讲的是:星星(一个小孩)他们村里每年都会有一些城里的女知青来到村里度过一段时光。毛胡子队长派给星星他们家的是小雅姐姐。小雅姐姐和星星经历了许多的、值得怀念的事情。可是,因为星星他们家出了点儿事。因此,小雅姐姐带着悲伤走了。
读完了这个故事后,我为星星感到悲伤。星星和小雅姐姐经历了那么多值得怀念的事情,最后却伤心地分开了,星星怎能承受得了这沉重的打击呢?同时,我也为毛胡子队长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怒。毛胡子队长为什么因为小雅姐姐是村里的“明珠”而绑架了小雅姐姐?
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我们的生活不也是这样的吗?有悲欢,也有离合,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有喜、怒、哀、乐的感觉,我们的生活才有意义。我没有再往下想,而是继续读下一个故事。
读完《再见了,我的星星》这篇故事后,我又有了新的发现。
奥黛丽·赫本,平凡却伟大的名字,无数次出现在大荧幕上,印记在人们心中。虽然她已长逝,但她的存在,就像是弥留在人世间的天使。虽然她已长逝,但她的存在,就像是弥留在人世间的天使。有的人并未听过她的名字,有的人并未看过她的电影作品,有的人并未了解她的一生经历,但任何人只要看到她天使般漂亮的脸庞,欣赏过她的一部电影,便会把她牢记在心,这就是她的魅力所在,在举手投足之间征服所有人。《天使在人间》便是一本关于奥黛丽·赫本的传记,但与其他传记不同,此书是由她的儿子肖恩·赫本·费雷亲自撰写,相对于其他传记中大量的文字,《天使在人间》有更多真实的,珍贵的图片说明,所写的每一个故事都是最真实的,每一段文字都饱含了肖恩对母亲最真挚的爱,这样的图片和文字让每一个读者都能感受到更真实的奥黛丽·赫本。
奥黛丽·赫本是伟大的。她在一个单亲家庭中长大,父亲的离去让她幼小的心灵深受打击,童年中被挖去了一部分,那部分叫父爱。同时,她还饱受战争的摧残,落下了营养不良的毛病;梦想成为首席芭蕾舞演员而苦苦练习的她却被告知身高太高而被迫放弃;长大后颇有名气了有过两段婚姻均以失败告终。这些磨难都纷纷砸向奥黛丽·赫本,众多的失败都考验着她,但她完美地回击。她把自己所受的痛苦,所缺失的爱都转化为无私的爱来偿还社会。她把自己的痛苦缩小了,把她能为社会作的贡献放大了,这样的行为让她成为了一位伟大的女性。她成立了国际基金会,晚年期间长年奔走与世界上一些贫穷的国家,关心那些国家中因为饥饿而变得骨廋如柴的小孩,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让世界更多的人关注他们,呼吁更多的国家进行赠款。她是如此伟大的人,如同人间的天使一般。
奥黛丽·赫本是简单的。她因出众的外貌和精湛的演技受到了所有人的瞩目,在她的演艺事业仍在高峰时,她毅然退隐江湖。当时的她面临了两个抉择,事业还是孩子,结果可想而知,他选择了孩子,由这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出色的演员,但她更希望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妈妈,这是她简单的心愿。对比与其他的大牌明星,奥黛丽不喜欢灯红酒绿的生活,她只是想过着那些平静的简单的日子。《天使在人间》也有写到奥黛丽喜欢和好友一起谈话家常,喜欢做一些家常便饭,书中记载了她创作的一些菜谱。如此简单惬意生活的她,让人都泛起了淡淡的涟漪。
我想奥黛丽·赫本一生中演得最好的角色,不是《罗马假日》中的公主;不是;不是,而是母亲的角色,无论是对她的两个儿子,还是对那些饱受饥饿的孩子,她都倾心地去照顾,《天使在人间》的讲述让我感觉到了一位出色的演员,一个伟大的母亲正优雅地走出来。
天使在人间读后感2放假之前,刁哥让我们去选一本传记来阅读,然后我便去了图书馆一趟。大概看了下传记的书柜,发现基本都是男性的传记。待我回到家,陪同学去逛书店的时候,仔细的看了下才找到了基本关于女性的传记。一开始我是在图书馆借了织田信长的传记,后来想想还是换了,换了这篇读后感的主角,奥黛丽·赫本,书名为《天使在人间》。
天使,给人的感觉就是善良、美丽,纯洁无暇,对于这个名称,赫本是当之无愧。在她生命中的黄金时期,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银幕,塑造出一个不可磨灭的形象;在晚年,她将自己的爱心,带到了广大亚非拉国家的儿童,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作为一个艺人,有着高尚的人品和艺德;作为一名行善者,有着无私的爱;作为一名母亲,和其他母亲一样,爱自己的家庭,爱自己的亲人。书中并没有过多的介绍赫本在好莱坞时期是怎样的辉煌,更多的是以一个儿子的角度去描述,自己看到的、更为真实的母亲。这是从儿子听到看到出发的赫本,比以往的其他人的描述,更加接近真实的赫本。尽管以往我对赫本了解不深,不过阅读此书之后,第一感觉就是赫本是一个善良的人。
“母亲坚信,爱能治愈任何伤口,而且会让生命变得很美好,她做到了--用爱去对待世界,同时也得到了--世界对她的爱”。在卷首,赫本儿子肖恩这么说着。的确,这本书是讲述爱的故事。肖恩让我明白到,人间最温暖的莫过于爱。赫本对演艺事业的爱,对友人的爱,对家庭的爱,这一切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应该理解的,同时我们也是应该要做到的。
在赫本喜欢的一首诗里,有这么一句话,“随着岁月增长,你会发现,你有两只手,一只帮助自己,一只帮助他人”。赫本年幼时曾目睹过二战的各种惨况,身心都受到了创伤;晚年赫本作为一名志愿者,走遍亚非拉国家,为接近生死边缘的儿童带来希望。赫本伸出一只手,帮助那些被人类摧残的儿童,同时,这也是对自己心灵的抚慰和救赎。不是作为什么专家,而是作为一名母亲,她理解那些儿童,同时也理解自己的创伤,伸手帮助别人,同时也是帮助自己。已经不太记得是大一还是大二了,那天本来我是和先果一起去多乐街的,途径行政楼后面的时候,看到一名女生蹲着在哭,哭的撕心裂肺的,看着不忍心,我就递纸巾过去了。一直感觉自己没有做错什么的,毕竟帮了别人,不过后来我和很多人大概提了下这件事,大部分人都会说我多管闲事之类的。我不知道为什么。每年年初一去拜神,都会见到寺前有很多需要帮助的残疾人、穷人在乞讨,每次见到我都很窝心。现在的我最多就是给钱给他们,但实际上我又能做得了什么,我一直不知道。赫本坚信爱能治愈一切,我也相信爱的力量是无限大,但每每遇到实际的问题时,爱又是显得无比的弱小。仅仅是我递纸巾给一名落泪的女子就招来多管闲事这评论,难道伸手帮助别人的爱就这么多管闲事吗?
书的最后 ……此处隐藏1988个字……。但是赫本真正的美丽是她独特夺人的气质。书中还说:“从整体效果来看,她的脸似乎有些太棱角分明,但是在她独特的气质下,所有的缺点都荡然无存了。”“仅仅依靠完美的个人魅力,你就赢得了所有人的掌声。”
气质的美丽是从内心里释放出来的,是修炼出来的,不是装出来的,也不是模仿出来的,它是文化品德修养凝练出的气场。妈妈曾经跟我说,一个女人的外表美丽是天生的,也是短暂的;一张漂亮的面孔如果没有内涵,它只能是刻板的,不生动的;一个女人真正完美的美丽,是美丽的外表加上优雅的举止和声音再加内在修炼的气质。我觉得赫本就是这样完美的女人。就如书中的赞美:“奥黛丽·赫本的形象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是因为她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时代精神。她身上带有来自法国的浪漫气息,又有比利时人的坚韧不拔,她带着浓重的英国口音,拥有贵族气质,然后依靠个人魅力演绎了一个经典的美国式的成功案例,她是我们这个时代浪潮最完美的代言人。”
她的完美,其次应该来源于她的努力奋斗精神和她勤俭不张扬的品格。她不是那种自恃美丽的花瓶式的女人,她知道天上不能掉馅饼,必须通过自己刻苦奋斗才能拥有自己的价值,包括曾经的芭蕾舞训练、在电影事业中的敬业精神以及晚年出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她一直坚持工作,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从不铺张浪费,尽管她能够买得起豪华的法拉利等车,但她却一直使用不张扬的沃尔沃等车。尽管她大名鼎鼎,但她却总能保持谦逊的微笑,丝毫看不出明星架子。
她的完美,更在于她一生用爱对待世界。她爱父母、爱丈夫、爱孩子,爱朋友,甚至小动物。父亲在她年幼的时候就抛弃了她和她的妈妈,给她年幼的心灵带来很大的伤害,但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宽恕,一直在经济上资助她的父亲,直到父亲生命最后一刻。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为了她的两个儿子,她选放弃了辉煌的电影事业,选择了照顾孩子;每当孩子们考了不错的成绩,她像普通人的妈妈一样开心畅怀,还经常与孩子在睡前的床上交流。她喜爱小动物,家里养了好多狗,其中有一只是英国血统的约克夏狗,跟我家里养宠物狗的小点点是一个品种,可见她的爱心和天真浪漫的一面。她热爱自己的电影事业,对每一个电影作品里自己扮演的角色,有着深切入微的理解与把握,因此每一出戏都是那么淋漓尽致,生动感人,我想没有爱,她是不可能表演得这么到位。她一生真正的绚丽,是晚年担当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的时候,她同样用爱关心着非洲饱受饥饿的孩子们,为援助非洲难民奔走相告、大声疾呼,呼吁世界和平,她在用自己的爱回报世界。此书的封面写道:“母亲坚信:爱可以疗伤,生命变得更美好。她做到了——用爱对待世界,同时也得到了——世界对她的爱。”
她的完美,还在于她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她没有一副好嗓子,总觉得自己太瘦,鼻子也不够挺直,脚也太大了……但最终她战胜了自己,敢于面对自己的劣势,最后,她成功了。这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我要学习这种精神,因为我对自己39码的大脚耿耿于怀了很久,很难从这个纠结中拔出来,没事的时候就跟妈妈比脚的大小,读到这些的时候,我才稍稍有些释怀。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干嘛要这么苛求自己呢?努力做好自己能够做到的,这就足够了;对于无法改变的某些东西,学会放下。
我感慨着:永远的奥黛丽·赫本,她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天使在人间读后感5我已经很久没提笔了,昨天本是我的生日,很想写点什么,可一直没有想写的东西。虽然我的生日就这么平淡的,不为人知的过去了,但在我心里,不断的勉励自己,对于美好人生的向往和对将来幸生活福的追求不能停止,虽然这是一种心灵的追求,没有任何物质的表示,但在我心里,也是满满的礼物,一份自己送给自己的礼物。
今天一早心血来潮,读了一本《天使在人间》的小说,它是一部奥黛丽赫本的儿子描述他母亲的小说,属人物传记篇。对于奥黛丽赫本,我本知之甚少,只是听到很多身边的人对她的热烈喜爱。而我仅仅是对《罗马假日》里那个清纯可爱的小女人,一个拥有美丽迷人的容貌所喜欢。读完此篇,我更想说,她是这样的女人:一个欧州美丽迷人的天使,一个温柔优雅的女人,一个辉煌和坎坷同在的女人,一个善良和对爱执着的女人,一个终得幸福的女人。
了解奥黛丽赫本的人都知道她有两次坎坷的婚姻经历,但对于我,更吸引我的是她的好友格里高利派克对她的纯真友情。派克是《罗马假日》的男主角,那个银幕上的情侣,深深在烙印在世界上喜欢它的观众心里。而生活中,是派克在暗中帮助他,支持他,很大程度上,是派克带给她一个辉煌的开始。所以在1954年3月,赫本因该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赫本站在领奖台上激动得语不成句,但她却没有忘记告诉世界:这是派克送给我的礼物!派克也有自己的婚姻,但派克对奥黛丽的友情,是那种最真挚最纯洁的。1954年9月梅厄和赫本在瑞士结婚。远在美国的派克参加了他们的婚礼,他送给赫本的结婚礼物是一枚蝴蝶胸针。这枚胸针赫本非常喜欢,一直珍藏在她的身边直到去世。
1993年1月20日,赫本在瑞士的家中去世。人们万万没有想到,已经77岁高龄的派克在妻子的陪同下,也千里迢迢地赶来参加了赫本的葬礼。要知道,1991年退休之后,派克就极少出门。
葬礼上,已是白发苍苍的派克老泪纵横,他哽咽地说:能在那个美丽的罗马之夏,作为赫本的第一个银幕情侣握着她的手翩翩起舞,那是我无比的幸运。他低下头,在赫本的棺木上轻轻印下一吻,深情地说道:你是我一生中最爱的女人。在场的人无不唏嘘落泪。
赫本走了,派克送她的那枚蝴蝶胸针依然完好无损地珍藏在她的首饰盒里。20xx年4月24日,苏富比拍卖行举行了赫本生前衣物、首饰慈善义卖活动。那天,派克亲自前去买回了那枚陪伴赫本40年的蝴蝶胸针。当他干枯的手握住胸针时,他触及了赫本那美丽的心跳,他觉得自己这一生再也没有什么遗憾了。20xx年6月12日凌晨4点,派克在他的比弗利山庄的寓所里,闭上了眼睛。
读到这里,心情无限感慨,人生中难得有这样的朋友,无论走到哪里,都心存惦记值得尊敬的朋友。从这一点上说奥黛丽赫本是幸运的,因为她拥有了一个真情真义的好友直至终生。
在奥黛丽赫本对于爱情深情投入,却又让她无比失望的时候,她电话给派别,伤心地说道:在这个圈子里,婚姻真难维持啊!请你相信我,我是把婚姻、家庭生活放在第一位,而把事业放在第二位的。我本来想白头偕老,但太难了,太难了!。对于爱情,她的理念是白头偕老,是那种对爱情忠诚的无比向往,是一种可以相互扶持和理解的爱情伴侣。
两段未能让她如愿地走到终结的婚姻生活,并没有磨灭她对于生活的热情和对爱情的渴望,终于,迎来了她人生中的第三个男人,一个她自称:灵魂伴侣的男人,一个和她一起度过了平静和美的晚年生活直至终老的人。没有一个人不会老去,没有一个人不需要伴侣,但在这个浮华的世界里,也许有的人一生都难以拥有真正的感情,而最难得的就是那种可以相互理解,相互扶持,风雨同舟,相互尊重的人生伴侣。因为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生活,一种平凡而又不失温馨的人生。奥黛丽赫本的晚年,将自己的爱无限的奉献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用自己的善良来关爱世界,也赢得了她想追求的爱情生活。可以说她是一个幸福的女人。